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观察 >  
为什么说刘姥姥才是《红楼梦》里的情商天花板?
来源: 凤凰网      时间:2023-09-08 09:53:31

若说《红楼梦》里大众知名度最高的人物,“穷婆子”刘姥姥大约可以排入top5。尽管她在全书中戏份有限,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——她为“风刀霜剑严相逼”的宁荣二府增加了少见的欢声笑语,也给绮罗丛中的泼天富贵补充了来自下层平民的视角。

刘姥姥进荣国府的描写,堪称书中的华彩段落之一。这位来自乡野、家境贫寒的年老村妇,言行举止与贾府上下形成天地之别,在大观园里游览时,闹出了许多笑话,为后世造就了“刘姥姥进大观园”这一形容没见过世面的人在大场面时的反应。不过,如果仅仅把刘姥姥看作一个负责提供笑点的丑角,或者只当成“打秋风”的乞讨者,恐怕低估了她的情商。

影视剧中的刘姥姥(沙玉华饰)。来源/电视剧《红楼梦》截图


(资料图片)

在贾府声势正旺、烈火烹油的时候,登门告帮乞食的亲戚故旧层出不穷,识文断字、花言巧语者恐怕不在少数,目不识丁的刘姥姥却能和贾母一见如故,并在大观园里享受了几天贾家亲戚的待遇,这绝不是用“撞大运”能解释的。作者已经下了定论:“那刘姥姥虽是个村野人,却生来的有些见识。”直到今天,读者也能从刘姥姥的一言一行里找到可供参考的价值。

一进贾府,合理借势

《红楼梦》第六回点出了刘姥姥的来历:“千里之外,芥豆之微,小小一个人家。”刘姥姥的女婿狗儿姓王,祖父曾在京城做过芝麻小官,“昔年与凤姐之祖王夫人之父认识,因贪王家的势利,便连了宗认作侄儿”。王狗儿家的运势和金陵王家不可同日而语,爷爷、父亲相继过世后,狗儿走了下坡路,以务农为生。尽管生计艰难,狗儿小时候也算经历过较好的生活,看着越来越穷的现状,又没有改变的能力,眼看年关难过,只能喝酒发脾气,堪称“无能狂怒”的古代版。

狗儿的岳母、乡下老妇人刘姥姥在他家帮女儿照管孩子,见女婿这般不成器,忍不住说:“这长安城中,遍地都是钱,只可惜没人会去拿去罢了。在家跳蹋会子也不中用。”三言两语间,即可看出刘姥姥的“见识”,她首先抛出了“谋事在人,成事在天”的观点,并对登门走关系直接出谋划策。

刘姥姥对女婿和女儿讲的这番话,尽管用词不甚文雅,但逻辑清晰,有理有据。她先给出了“背景研判”:“当日你们原是和金陵王家连过宗的,二十年前,他们看承你们还好;如今自然是你们拉硬屎,不肯去亲近他,故疏远起来。”这番话算是说到了狗儿的痛点,自己父子不主动走动,金陵王家哪里想得到还有这门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?然后刘姥姥又做了“可行性分析”:王家的二小姐年轻时就“响快,会待人,不拿大”,对下人不摆架子,现在是荣国府贾二老爷的夫人,以乐善好施著称,如果念及旧交情,也会给点好处。最后刘姥姥总结,如果上门试试看,还有微小的希望,只要能得到一点贾府的施舍,对自家就是极大的帮助了,“拔一根寒毛比咱们的腰还粗呢”。

刘姥姥的女儿刘氏先泼了冷水:“你老虽说的是,但只你我这样个嘴脸,怎么好到他门上去的。”在刘氏看来,自家人寒伧得拿不出手,恐怕还没等走近贾府,就被下人拒之门外了,连往上报个信的机会都没有。狗儿虽然动了心,也不肯付诸实施,而是把这一难题抛给了刘姥姥:“何不你老人家明日就走一趟,先试试风头再说。”狗儿尽管没什么啃硬骨头的勇气,倒是给了刘姥姥一条重要线索:王夫人的陪房周瑞,和他家以前有过交情,可以走走这条门路。狗儿的话也体现出,他祖父想方设法的“连宗”,实际上只能巴结到王家的管家层面而已。刘姥姥稍微推辞了一下,还是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:“果然有些好处,大家都有益;便是没银子来,我也到那公府侯门见一见世面,也不枉我一生。”

刘姥姥带着外孙板儿到了荣国府门外,被车马来去的阵势震住了。虽然见到了几个挺胸叠肚、指手画脚的看门人,但刘姥姥没有直接提出要见王夫人,因为地位相差过于悬殊,这一要求不可能实现。她把自己的目标先定位在周瑞夫妇,仍然被这几个势利眼随口打发,所幸还有个年老的下人告诉她周瑞不在,去后街找他妻子周瑞家的。若不是这句话,刘姥姥还不知道要白等多久。她向周瑞家的求告,算是一步好棋,当年周瑞在乡下争买土地,王狗儿帮过忙,周家还欠着狗儿一桩人情,这才帮刘姥姥牵了一回线。

刘姥姥到荣国府门外,提出找周瑞家的。来源/电视剧《红楼梦》截图

依靠周瑞家的关系,刘姥姥祖孙被引荐到当家人王熙凤房中,刘姥姥眼花缭乱,手足无措,等到终于有机会向凤姐求告,说的话也透出卑微:“今日我带了你侄儿来,也不为别的,只因他老子娘在家里,连吃的都没有。如今天又冷了,越想没个派头儿,只得带了你侄儿奔了你老来。”这种硬攀亲戚的叫法,连周瑞家的都觉得莫名其妙。幸运的是,刘姥姥一进贾府正值整体兴盛期,“得意浓时易接济”,王夫人指示“不可简慢”,王熙凤举手之劳,便打发了刘姥姥二十两银子,又多给了一吊钱让她带着板儿坐车回去。这二十两银子,足够刘姥姥全家过上一年,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。刘姥姥要留下一块银子给周瑞家的,周瑞家的并不把这钱放在眼里,但也增加了她对刘姥姥的印象分。

刘姥姥一进贾府,王熙凤给了刘姥姥二十两银子,以及一吊钱雇车用。来源/电视剧《红楼梦》截图

第一次进贾府,展现出的是刘姥姥的行动力和找准合适“帮忙者”的能力。尽管在贾府的富贵面前,刘姥姥不免显得畏畏缩缩、扭扭捏捏,但她一直保持着清晰的思路,没有不顾身份硬闯,也没有不切实际地狮子大开口,最终实现了目标。

二进贾府,甘当笑料

刘姥姥再来贾府,至少是一年后的事了。读者看到“上回来打抽丰的那刘姥姥和板儿又来了”,多少会有点好奇,这次她还像原来那样,两手空空地上门求乞吗?恰恰相反,刘姥姥大包小包地登门送礼来了。“两三个丫头在地下倒口袋里的枣子倭瓜并些野菜”,可见东西并不算少。刘姥姥对平儿做了一番说明:“好容易今年多打了两石粮食,瓜果菜蔬也丰盛,这是头一起摘下来的,并没敢卖呢,留的尖儿孝敬姑奶奶姑娘们尝尝。姑娘们天天山珍海味的也吃腻了,这个吃个野意儿,也算是我们的穷心。”

贾府不缺山珍海味,管辖的多个庄子其实每年也会进上各种粮食果蔬。打动平儿等人的是刘姥姥的这番“穷心”,以最好的收获、最朴实的话语,减弱了情感上的隔膜。其实,这和刘姥姥的善良本质密切相关,并不是刻意伪装。

凤姐给出二十两银子后,当然没有想到刘姥姥第二年会上门还人情。刘姥姥送来的倭瓜野菜虽然不值多少钱,却大大提高了她在凤姐心目里的形象,不再是只会讨钱的贫婆子,因此当家人凤姐才提出:“难为他扛了那些沉东西来,晚了就住一夜,明儿再去。”

贾母得知后,竟然对刘姥姥的到来产生了兴趣,问了凤姐来龙去脉,便提出要求:“我正想找个积古的老人家说话儿,请了来我见一见。”作为贾府主心骨的贾母,地位高贵、见多识广,能够主动要求见刘姥姥,虽是意料之外,也是情理之中。贾母对刘姥姥产生兴趣,与凤姐转述的知恩图报的细节应该不无关系。如果刘姥姥第二次仍是空手登门,各种卖惨,恐怕连二十两银子的施舍也拿不到了。

贾母想找一个积古的人说话,主动见了刘姥姥。来源/电视剧《红楼梦》截图

有心人还会注意到,刘姥姥这次来贾府,还是带着外孙板儿一起来的。按说带了这么多东西,七八岁的板儿起不到多少劳动力的作用,让狗儿和刘氏帮忙不是更好吗?这应该是刘姥姥有意如此。贾府规矩森严,狗儿、刘氏这对壮年夫妇根本没机会进入,如果全家被拒之门外,得到赏赐的机会就渺茫多了。在以女性为主的大观园中,刘姥姥和板儿这贫苦的一老一小不仅能方便地出入,也更容易引起上下人等的同情心。

由于对贾府已经多了几分熟悉,刘姥姥这次显得自然得多,也充分展现了高情商。和贾母一见面,刘姥姥便来了一句不同凡响的问候:“请老寿星安。”如果仅仅是叫老太太、老夫人,只能说中规中矩没叫错,叫“老寿星”却说在了贾母的心坎上。以贾母的身份地位,期盼长寿也是很自然的。而且,刘姥姥很明显吸取了上次进贾府的教训,周瑞家的批评她和凤姐说话“开口就是‘你侄儿’”,刘姥姥意识到对大户人家不能擅自攀亲,有效地修正了不足。

贾母和刘姥姥一问一答时,夸刘姥姥这么大年纪了身体还好,自己到了七十五岁恐怕都动不了了,刘姥姥连忙摆正自己的位置,做出了得体的回应:“我们生来是受苦的人,老太太生来是享福的。”贾母和刘姥姥聊得投机,拍板决定让她在大观园里住上两天,吃晚饭时,连自己的菜也让人给刘姥姥送几样。须知书中享受过贾母赐菜这等待遇的,也不过宝玉、黛玉、王熙凤、贾兰数人而已。

刘姥姥这次进贾府,看似热闹搞笑,其实也经过了几道无形的关卡。

第一关是“讲故事”。贾母对套路化的才子佳人故事嗤之以鼻,却对刘姥姥讲的乡间见闻很感兴趣。就连饱读诗书的宝玉和姊妹们都深受吸引,“自觉比那些瞽目先生说的书还好听”。清代人评价刘姥姥的言谈“既工于逢迎,又工于揣摩”,因为她讲的故事正满足了听众的情感需求,将心理拿捏到位。

刘姥姥先编了一个“雪天抽柴草”的故事,成功引起了宝玉的注意。刘姥姥讲的时候,很可能根据贾母身边的孙女、外孙女现场发挥,以“极标致的小姑娘”为主角。黛玉虽然对刘姥姥有些不屑,仍然记住了“雪下抽柴”的细节,并在之后用来打趣宝玉,可见刘姥姥的故事对他们是很有吸引力的。故事没讲完,外面吵嚷起马棚失火,宝玉对这不太关心,还想问那个女孩的后续,贾母说都是讲抽柴草引出火来的。刘姥姥听出贾母有些不满,连忙见机行事,讲了个“老奶奶积德行善,唯一的读书好的孙子死后,又得了个聪明伶俐的孙子”的因果报应故事,这一故事正符合贾珠、宝玉的现实情况,比上一个故事更得贾母、王夫人的欢心。

刘姥姥讲“雪天抽柴草”的故事。来源/电视剧《红楼梦》截图

第二关是“当丑角”。王熙凤等人为了哄贾母开心,在贾母带着刘姥姥游园时,设置了一系列取笑刘姥姥的桥段,有的事先和她打过招呼,有的是现场发挥。刘姥姥是怎么看的呢?她当然知道贾府把自己当成取笑的主角,但她没有表现出恼怒、拘谨、纠结、自伤等情绪,而是能屈能伸,全身心地配合了这场“表演”,不仅不在意,还制造出了更多的笑料。

这一天的开始,就显得热热闹闹。正值菊花时节,李纨让丫头送上各色折枝菊花,贾母拣了朵大红菊花戴在鬓边,凤姐却横三竖四地给刘姥姥插了一头。鲜花和农村老太婆形成鲜明对比,贾母等人观之大笑,刘姥姥却大大方方地自嘲:“我这头也不知修了什么福,今儿这样体面起来。”“我虽老了,年轻时也风流,爱个花儿粉儿的,今儿老风流才好。”刘姥姥开得起玩笑,这出戏才能演得让贾母满意。

贾母在鬓边带了一朵大红菊花,刘姥姥却被王熙凤插了一头菊花。来源/电视剧《红楼梦》截图

刘姥姥在大观园里尽可能放大了自己的“没见识”,并及时用语言和行动表现出“自黑”,让贾母等人觉得可笑,又不至于反感,这个“度”其实不太容易拿捏。早饭时,刘姥姥俨然在说单口相声,先在鸳鸯的指使下,故意用“老刘,老刘,食量大如牛,吃个老母猪不抬头”引发全场几乎所有人的爆笑,再装作不认识鸽子蛋,说“这里的鸡儿也俊,下的这蛋也小巧,怪俊的”,鸽蛋掉了说“一两银子还没听见响动就没了”,拿着象牙筷子说“比铁锨还沉”,吃菜说“这里的菜若有毒,俺们的菜就成了砒霜了”,一次次让贾母开怀大笑。席散之后,鸳鸯向出了丑的刘姥姥赔不是,刘姥姥坦然回答:“姑娘说那里话,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,可有什么恼的!”让凤姐和鸳鸯对刘姥姥刮目相看。

刘姥姥夹鸽子蛋。来源/电视剧《红楼梦》截图

在“哄着老太太开心”的原则下,刘姥姥的一系列举动,都体现出演技在线。她看似装疯卖傻,实际上心里门儿清,完成了全天的精彩表演。午宴行酒令,已经不用鸳鸯再事先帮刘姥姥编词了,她自己就找到了众人的笑点,用“一个萝卜一头蒜”“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”的乡土气息酒令,将热闹的气氛推到高点。品尝茄鲞大发惊叹、用黄杨木大杯子灌酒、点评妙玉进的茶太淡、把八哥叫成黑老鸹、将“省亲别墅”认成“玉皇宝殿”,刘姥姥每一个让人发笑的言行,都建立在“哄老太太开心”的基础上,而刘姥姥自己深知,让贾母开心对自己有百利而无一害,所以她将这出戏演得热闹欢快,自己也找到了乐趣。

有趣的是,在这几回中,无论主子还是奴才都被刘姥姥的表演逗笑过,贾母更是最捧场的观众,宝钗却似乎是唯一觉得刘姥姥的表现毫无笑点的人,没有任何关于她忍俊不禁的描写,在刘姥姥走后宝钗还做了总结:“昨儿那些笑话儿虽然可笑,回想是没味的。”尽管宝钗之前在过生日时,为了让贾母高兴,特意点了热闹戏文,但她在内心仍然和贾母存在着隔阂,这和贾母对蘅芜苑的房间陈设不满意形成了呼应。

积极的心态、符合身份的表现,让刘姥姥在贾府的几天颇为顺利,实现了吃好玩好、大长见识的目标,最后回乡也满载而归。这一次,刘姥姥不仅得到了王夫人和凤姐给的108两银子、贾母给的两个“笔锭如意”锞子,还有贾母、平儿、鸳鸯等人送的霞影纱、布匹、衣服、荷包、高级点心、药物、粳米等物,以及宝玉和妙玉要来的刘姥姥喝过茶的成窑五彩小盖钟,这些物件堆了半炕之多,若折成银两,应当也在百两左右。刘姥姥这一次的收获,几乎相当于上次的十倍。黛玉讽刺刘姥姥为“母蝗虫”,似也不无道理。妙玉更是直接表达了对刘姥姥的嘲讽,声称如果茶盏自己用过,宁可砸碎了也不会给她。这一不近人情的表述背后,实际上是妙玉对自己寄食于贾府的敏感。

第三关是“出建议”。王熙凤“明是一盆火,暗是一把刀”,一般人都不放在眼里,却对刘姥姥别有几分尊敬,因为刘姥姥出的建议恰到好处,关系到她唯一的女儿。刘姥姥临回去前,得知贾母劳累不适,凤姐的女儿大姐儿也着了凉,连忙提醒:“一则风扑了也是有的,二则只怕他身上干净,眼睛又净,或是遇见什么神了。依我说,给我瞧瞧祟书本子,仔细撞客着了。”在《红楼梦》的时代,无论贵贱贫富都对鬼神之说深信不疑,凤姐叫平儿拿出《玉匣记》翻找,果然明确地写道,“八月二十五日,病者在东南方得遇花神”,马上命人给贾母和大姐儿烧纸钱送祟,效果似乎立竿见影。

这个有效的小建议,拉近了凤姐和刘姥姥的距离,让她主动提出让刘姥姥帮女儿取名字:“一则借借你的寿;二则你们是庄家人,不怕你恼,到底贫苦些,你贫苦人起个名字,只怕压的住他。”刘姥姥根据大姐儿的生日在七月初七,取名巧姐,“姑奶奶定要依我这名字,他必长命百岁。日后大了,各人成家立业,或一时有不遂心的事,必然是遇难成祥,逢凶化吉,却从这‘巧’字上来。”话虽不多,却句句说在了凤姐的心坎上。这也暗示着,贾府败落后,巧姐遭遇劫难,多亏了刘姥姥让她“逢凶化吉”,成为她的恩人,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“巧”。

刘姥姥给王熙凤的女儿取名为“巧姐”。来源/电视剧《红楼梦》截图

结下善缘,余音袅袅

刘姥姥的二进大观园,靠哄贾母开心而赢得了一大笔收入,但这还不是她最终的谢幕。警幻判词写明,巧姐在贾府被查抄后,因为母亲“积得阴功”,在恩人刘姥姥的帮助下获救。高鹗版续书结合这一判词,安排了刘姥姥搭救几乎被卖的巧姐的桥段,并安排巧姐与周姓大财主家的秀才儿子定亲。

不过,这一情节其实违背了曹雪芹的本意。“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”“势败休云贵,家亡莫论亲”,都体现出巧姐的遭遇比高鹗的设定更为悲惨,“脂砚斋”也总结道:“此后文字,不忍卒读。”十二钗正册里“美人在乡间纺绩”的画面,以及板儿和巧姐幼时交换佛手和柚子的细节,已经暗示,巧姐最后被刘姥姥救出泥潭,嫁给板儿为妻,过着乡间生活。

板儿与巧姐。来源/电视剧《红楼梦》剧照

这一情节安排,充分体现出了刘姥姥闪耀着光彩的一面。她从贾府得到的馈赠尽管相比农户的家当堪称不菲,但对鼎盛时的贾府来说,连九牛一毛都比不上,真正是“拔根寒毛”而已。在贾府大厦已倾后,曾经的门客、亲族、故旧避之唯恐不及,与贾家并列的几大家族袖手旁观,仅仅得过一点点好处的贫苦人刘姥姥却不忘恩情,全力回报,让巧姐成为红颜薄命的十二钗里唯一结局尚可之人。刘姥姥虽是小人物却不卑小,她的人格魅力经得起品味和思考。

参考文献:

1.马瑞芳著. 马瑞芳品读红楼梦. 北京:中国工人出版社, 2018.05

2.西岭雪著. 西岭雪一回一回解红楼. 西安: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, 2019.01

3.漆永祥.读《红楼梦》刘姥姥札记七则[J].红楼梦学刊,2023,(第3期)

4.高志忠.智慧艺术与现代公关:刘姥姥进大观园之我见[J].红楼梦学刊,2000,(第1期)

5.王志尧.同为老村妪 结局迥相异──刘姥姥与尤老娘形象论析[J].明清小说研究,1999,(第2期)

6.何红梅1,刘佳禾2.清代《红楼梦》评点论刘姥姥及其“三进荣府”[J].齐鲁师范学院学报,2020,(第2期)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